一方面我們為中國成為世界工廠、鋼產量*、水泥產量*、汽車產量*而自豪;另一方面,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拿我們子孫的健康做了巨額籌碼。
國家從上世紀90年代就致力于“碧水藍天”的恢復,公眾自覺的環境保護和參與意識也日益廣泛和深入,作為環境質量監測耳目的分析儀器則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因為對環境質量的要求已隨著國家大規模環境治理和改善從顯性逐漸轉為隱性,滾滾黑煙、腥臭刺鼻的現象雖然存在,但越來越少,因為政府和民眾會馬上感知并采取行動。但是有很多致命卻不被人們所聞所見的污染物已經被提到國家的法規之中,如兒童服裝和玩具中的重金屬及持久性污染物質;電子產品,尤其是日用家電中的重金屬和持久性污染物質,必須使用先進的分析儀器才能檢測到;清涼甘甜的水,不一定就是無污染的水。這似乎有些危言聳聽,但的確是對分析儀器制造者的一個挑戰。當人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后,對環境和生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從而要求分析儀器必須更精密、更準確。
治理是解決“歷史”問題,化解已經造成的污染。但是,更重要的是預防和減少污染。在這方面,分析儀器扮演的是環境衛士的角色,監測排放源和環境中細微的變化和趨勢,為預防和減排提供及時有效的數據。對分析儀器zui大的挑戰是長期穩定可靠、連續一致并且能夠抵御惡劣的環境變化,比如在有腐蝕性環境的排放源中。隨著我國工業的發展,技術的進步,國產分析儀器在這一方面已經越來越多地取代了原先需要進口的儀器。
應對環境突發事件是對分析儀器的另一個重要考驗。從吉林化工廠的爆炸事件到“5·12”汶川地震,我們都看到了分析儀器在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如何快速地反應,以zui快的速度提供決策所需要的數據至關重要。另外,由于環境事件不可能*封閉在局部地區,監測其地域的擴散、變化則顯得非常重要。這要求不僅有整體的監測網絡體系,同時還要有可移動跟蹤的分析儀器。
環境問題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并且在不斷發展和變化著。有很多的科學家在研究和認識發現其過去、現在及可能的未來,不斷提出新的解決方案,新的治理辦法,更好的保護措施,從而讓我們的生活更健康。分析儀器在這個領域中為環境科學家提供先進的手段,幫助他們去探索、創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分析儀器本身的創新和發展是服務環境科研領域的關鍵要素。從目前行業現狀看,國外進口儀器還是占了很大部分,尤其是前沿技術需要高要求的分析儀器。
無論是國資、民資還是外資分析儀器企業,對于環境分析監測的要求都非常重視,并且視其為在中國市場發展的戰略重點,這是由中國經濟發展和13億人民生活改善的需要所決定的。賽默飛世爾科技把其環境儀器事業部的總部搬到中國來就是一個明顯的信號。司令部前移,更加接近環境問題的主要戰場,從而更加直接和迅速地了解市場的需求,利用其在的經驗和技術迅速地提出解決方案,滿足客戶的需求。
盡管環境分析儀器有其本身的特點和不同,但其主要技術仍然是和其他分析儀器相同的,相對其他汽車、家電行業,仍然是小眾產品,多品種,高要求。生產的經濟規模,研發所需的投入,決定其市場從長期看必須是化的。從發展態勢看,國內環境監測領域中國產儀器已占了大半江山,系統化、集成化和服務已形成優勢。相信中國環境市場的需求發展會進一步推動分析儀器界對其研發和市場的投入,當然也會引發更多的競爭。希望這種競爭能促進技術的發展,同時提升行業的水平。
本文由http://www.jtwanhua.com/(臺式離心機)編輯